发大财者,远比你想象中的还要狠
这是阿岚在做事的第157篇原创
红利期往往只有两三年,错过了就是错过了。
富人的第一桶金大部分都是踩着时代风口挣到的,而且大多伴随着运气。
并不是他们有多高瞻远瞩,而是自己本来苦哈哈在一个行业里干了很多年,这时行业还没到风口期,还没有起飞。
但是突然某天行业到达了拐点,市场需求一下子扩大了,所以他们大捞了一笔。
这才是财富积累的真相。
不要神话富人,也不需要把搞钱这件事神秘化,学会对这个世界祛魅,才能快速看清它真实的样子,从而想办法从它身上搞一笔快钱,让自己的人生进入正轨。
富人就深谙这个道理,所以在红利期该发力的时候,他们往往比谁都狠,疯狂掠夺自己的专注力、自己的时间、自己的原始资金。
此时不狠,更待何时。
在红利期,谁更狠心谁就发财
虽然踩到风口快速暴富的底层逻辑并不复杂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“在风口期要拼命挣钱”这种商业认知。
很多人的行动还是慢悠悠的,该吃吃该喝喝,不会趁着市场红利期快速跑马圈地。
一旦错过了最佳的市场占领期,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来了之后,就会开始追悔莫及,后悔没有在容易搞钱的时候多搞一点。
但是富人往往经历了多轮的商业周期,他们知道时不我待,知道要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,知道要避免无意义的内卷竞争,所以他们搞到了钱。
在最好搞钱的两三年里拼命搞钱,对自己无比狠心,狂虐自己,才有资格在红利衰退的时候安心躺平。
这才是一夜暴富的正确逻辑。
不经过深度规划的人生,不值得过
大部分普通人都有一个误解,就是认为财富是一年一年慢慢阶梯式增加的。
事实上这种财富积累方式只适合于挣小钱,而且这个财富积累的过程中随时有崩塌的风险。
我打个简单的比方,大部分打工人的职业路径是这样的:22岁大学毕业,在大厂里打工打到35岁,然后不幸被裁员。
在这个过程中,打工人的工资确实是一年一年往上调的。
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财富是阶梯式增加的。
但是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,一是这种上调速度是缓慢的,比如你每个月可能只会上涨几百几千,二是工资上涨的天花板是有限的。
一般来说打工人月薪能达到3-5万这个水平已经算是很高了,能够达到年薪百万的几乎少之又少。
而且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,没有成功转型成公司高管或者管理层,那么大概率你可能会被裁员,或者工资增长停滞。
而且对于一个35岁离职的中年人,他接下来能靠什么谋生呢?
滴滴或者外卖永远只能是过渡,大部分人最终都会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。
但是在大厂里呆了那么久,体力和学习能力早就退化了,说实话这个阶段的创业者素质可能还不如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。
这就是大部分打工人会经历的打工周期,我从21岁第一天到小鹏汽车上班的时候就预见了这种未来。
所以对我来说,我打工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攒钱创业。
既然在职场混到35岁大概率也会灰溜溜被裁,从而被迫走上创业之路,为什么不从二十多岁就开始谋划创业之路呢?
我始终都是这么想的,我也这么去做了,所以两年之后我攒了大概十多万就开始干餐饮创业去了,后来又开始做电商,再到现在有余力了开始做自媒体。
我每一步都走得很稳,每个阶段都尽我最大能力去做好,达到我的利润目标之后就果断往一下个更高门槛的行业探索。
财不入急门,但财入“偏门”
什么是“偏门”?
就是你懂得保持自己的深度独立思考,在别人看不到行业潜力的时候狠狠跑马圈地,在行业已经陷入内卷、竞争者还在不断海量增加的衰退期潇洒离场。
说白了,就是你的搞钱节奏永远和别人“反着来”。
这也非常契合世界的真相:只有少数人可以获胜,真相永远是反着的。
很多时候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处于红利期的方式很简单,你去大街上随便找几个路人问问他们的看法,如果他们一致认为某个行业超级好搞钱,那么说明这个行业早就烂大街了。
你现在冲进来,无非就是被创业导师割韭菜罢了。
你永远要用逆向思维去思考这个世界的真相,去判断钱到底会流向哪里。
就像我写公众号,一开始我还纠结选择什么平台,于是我深度咨询了在自媒体行业工作的朋友,他们大多数都推荐我做抖音,或者做视频号。
但就是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要做公众号,一个都没有。
于是我抱着怀疑的态度,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。
我分别制作了一些内容分发到抖音,视频号,以及公众号上面,经过半个月的数据反馈,我发现公众号分配给我的流量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平台。
所以我就果断选择all in公众号,什么抖音、视频号我统统不做了,我知道他们流量很大,但是同时竞争者也很多,平均分配到你身上的流量其实是更少的,这就是真相。
所以我认定了这个平台这个赛道,于是我把自己餐饮和电商的日常管理都交给了合伙人以及团队,把股份多分出去。
虽然挣得少了,但是我节约出了大量时间让我去专心做好自媒体。
有舍才有得,唯有致心一处,才能发挥出时间最大的价值。
其实这也很契合我们这篇文章说的主题:狠。
要做好一件事,就要砸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大量的资源,对自己狠,疯狂压榨自己。
现在我每天睡醒就是阅读、思考、写作,很多时候你们看到我的一篇公开文章,背后往往还有三四篇我觉得不够好的作废掉没有发出来的。
我知道做公众号最重要的永远是:内容、内容、还是内容。
读者是有审美,有鉴别能力的,你天天端出来一些食之无味的平庸“菜肴”招待读者,招待我们的衣食父母,那你就是在犯贱。
你活该被读者抛弃。
你只有把你创业路上真正踩过的坑,真正亏了钱得到的经验,真正有益于搞钱的方法论写出来,读者才会回馈给你关注。
你在创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,怎么做的,你就怎么写,这样的内容才是基于真实的商业世界得出的方法论,才对读者有帮助。
而不是像那些连生意都没做过的博主在那写的文字游戏。
对我来说,我发了狠心要做好这件事,所以我就会在一段时间内拼了命去做好。
我信奉这种做事方式,信奉“狠人”逻辑。
发财的机会从来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它看似有运气成分,但所有的运气其实都建立在有预谋的刻意规划之上。
你看到的所谓一夜暴富,其实背后藏着艰苦卓绝的狠心拼命和付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