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富爸爸穷爸爸》:不改变这5条穷人思维,多努力都是穷人
他没有千万家产,也不是一夜暴富。
却在40多岁时身家过亿,用他的话来说,是掌握了金钱的秘密。
他把致富的秘诀,写进了《富爸爸穷爸爸》这本畅销20多年的书里。
书中,他直接指出:
我们最重要的资产,是我们的头脑。
只有思考后的行动,才能创造财富。
不经思考的努力,只会延续人们的贫困。
为什么大多数人忙碌一生,最后仍然在贫困里打转?
原因就在于,他们始终没能明白,未经思考的努力,才是贫穷的根源。
思维方式,是一个人永远带不走的能力。
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和富人,只有思维上的穷富差异。
认知富有,就会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。
认知未脱贫,一辈子都摆脱不了贫穷的枷锁。

01
穷爸爸是一位大学教授,非常敬业,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,却在晚年遭遇失业,负债累累。
他每天按时上下班,服从领导安排,对学生也很负责。
等贷款买了房子,他就更加勤奋,熬夜加班撰写报告,只为了多拿点奖金。
可人算不如天算,经济危机席卷全球,学校开始裁员,穷爸爸不幸失业,因为在学校,像他这样的老师太多了。
清崎这时才明白,穷爸爸被社会淘汰,正是因为他干得太多,想得太少。
除了本职工作,其他的一概不闻不问。
既不研究当下的经济形势,也不关注社会热点,更不会选择跨行业去学习。
最终,他成为了一个同质化很严重的人。
能力单一,无法抵抗任何风险变动。
其实生活中,有太多像“穷爸爸”这样的人。
每天准时上班,日复一日做着重复的工作。
看起来每天都很忙碌,但做的都是简单的机械劳动。
这种低效的勤奋,除了消耗体力,劳累头脑外,产生的价值微乎其微。
卖力吃苦,不一定能获得领导的青睐。
一直加班加点,也不一定能升职加薪。
真相就是令人扎心,没有价值的付出,永远换不来真金白银。
放弃思考,努力的结果,只是让我们活成又忙又穷的可怜人。
思维不富有,认知不提高,再勤奋也不过是徒劳。
对于财富的认知,穷爸爸认为“钱是万恶之源”,富爸爸认为“贫穷才是万恶之本”。
对于财富和下一代的关系,穷爸爸认为“我不富裕,因为我有孩子”,富爸爸认为“我必须富有,因为我有孩子”。
对于财富自带的风险,穷爸爸认为“投资理财要小心,别去冒险”,富爸爸认为“要学会管理风险”。
许多穷人害怕冒险,他们害怕失败,害怕失去已有的东西。
这种固化思维,让他们过于保守。
不敢面对问题,也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和新的机会。
然而,要想发财致富,有时候需要成长性思维。
敢于打破现状,勇于冒险尝试。
只有尝试才有结果,不管失败还是成功,都是宝贵的经验所在。
书里提到,清崎有位朋友,为了供4个孩子上学,他一天打了三份工。
这位朋友觉得自己就算每天努力打工,还是攒不出孩子们读大学的钱,不堪重负之下向清崎求助。
清崎建议他直接辞掉忙碌的工作,花点时间学习投资知识,通过低买高卖小公寓赚钱。
果不其然,朋友在做出改变后,跨行成为投资高手。
告别靠体力赚钱的苦日子,体验到用脑力致富的快感。
穷人并非不努力,而是缺乏成长性思维。
用战术上的勤奋,代替战略上的思考。
他们宁愿在现有岗位上吃苦受累,也不愿接受新领域的挑战。
他们宁愿进行重复性劳动,也不愿接受新知识的洗礼。
而真正的高手,绝不会埋头苦干,而是在思考中求新求变,实现破局。
不要奢望一下子人生翻盘,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。
一年只需要工作7个月,剩下的5个月可以休假。
收入很高,前途也很光明。
但他还是毅然辞去了这份工作,参加海军陆战队,学习指挥官的管理。
穷爸爸对此非常失望生气,而富爸爸却很肯定他的这次决定。
因为他一直告诉清崎,如果将来他要成就一番事业,那就不能只满足于当下的现状。
要用长远的眼光,去学习这番事业所需的全部能力。
于是,离开海军陆战队后,清崎选择去施乐公司做销售,为的是锻炼自己的销售能力。
他用了整整4年时间才成为一位不用吃客户闭门羹的销售员。
等到清崎26岁时,他又用业余时间,学习掌握了股票房地产投资、商品期权交易。
等他有所成,到处演讲授课时,又建立了广泛的人脉。
他的每一步,都是事业棋盘上的一个子。
每一种技能,都是财富网络上的一根线。
想要变富,就要学会做一个有耐心的长期主义者。
人这一生需要把握的不是局部的胜利,而是全局的胜利。
赛场的漫漫长路就是时间,也只能是时间。
毕业了就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。 上岸是年轻人最好的出路。
30岁之前,应该有车有房有家庭。
来自社会的期待,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,培养着人们的从众惯性。
想起心理学上有个“羚羊效应”。
羚羊们会跟着羊群里个头最大的一只羊跑,哪怕前方是悬崖,也会毫不犹豫地向前冲。
这往往会导致一只羊走错方向,其他羊也会摔下悬崖的悲剧。
随大流的羚羊,像极了现实生活里,随波逐流的普通人。
盲目迎合期待,缺乏思考能力,往往会让人迷失方向,错过难得的机遇。
清崎的朋友理查德,曾看好一处房产,打算低买高卖大赚一笔。
而且当时的行情走势,也非常有利于房产投资。
但就在理查德交完定金后,却听邻居说了句“现在投资房产会很糟糕”。
他忽然失去自信,马上取消了购房交易,完美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投资,与几十万美元失之交臂。
反观现实生活,总有些人好为人师,爱提出自己的意见。
当我们想换份工作,他们说求变有风险。
当我们不想躺平,想努力工作,他们又说行业没前途。
犹豫不决的穷人,哪怕已经下定决心,一旦听到阻碍的声音,所有的思考又会止步不前。
真正的聪明人,不会被别人的意见牵着鼻子走。
而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而审慎地判断。
钱,是会选人的。
积累财富的路上,明智的选择,远胜于盲目的执着。
屏蔽旁人的干扰,养成思考的能力,你终将向上生长,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。
看到身边的人过得好就心里不平衡。 看到过得不好就拉踩讽刺一番,生怕周围的人超越自己。
他们从来没有想过,帮助别人同时,也是成就自己。
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,曾把自己收益最大的一部分手机市场,让给竞争对手。
董事会不理解稻盛和夫的决定,因为以他的实力,当时完全可以独占手机市场。
可稻盛和夫却说:
与其一个人独赚10块,不如两人共享100块。大家一起把市场做大,才能赚更多的钱。
富人在乎的,从来不是谁赚多谁赚少。
而是能否互利共赢,得到更大的财富。
个人的力量是固定的,资源和人脉却是流动的。
互相搭台,必会人抬人高。
相互拆台,必然人贬人低。
独木不成林,单弦不成音。
懂得相互支持、抱团发展,终将获得可观的财富。
做生意和做人一样,是真心换真心的过程。
不能只想着“我要什么”,而是要思考“别人要什么”。
只有先付出,才能有回报。
遗憾的是,现实中很多人像穷爸爸一样,一涉及利益问题,总把自己摆在最前面。
与人谈合作,把自己利益最大化。
和同行竞争,只想着让对方惨败。
只有利己思维,一辈子最多赚点小钱,根本触摸不到真正的财富。